文:邵慧怡
中國功夫與費里尼
越南旅遊滿月後,法國夫妻結束旅程,登機預備返家。
太太買順化風景集,黑白攝影,典雅寧靜。她一頁頁翻看,看得仔細,她看照片中的物件,擺放在桌上的杯盤。照片裡人物行走江河邊,看到曾造訪之處,她讓身旁先生也來瞧瞧。
儘管她不在相片裡,可從相片集,她重見自己在順化的美好時光。
這對夫妻拘謹,情緒內斂,歡喜或厭惡不顯,回應淡然。整整十六個小時我和他們塞擠在狹窄機艙的三排座椅內,在前往法國的班機裡。可我對他們的認識僅僅他們住巴黎近郊,以及太太甚愛越南。
「你一定要去那看看,」太太說,「越南中部的城市,海濱風景實在太美。」
「法國呢?」我問。
法國是這對旅人熟悉的日常,卻是我的旅程起點。我興奮,太太對我的發問卻顯沮喪,她平靜地拿出筆和紙,在藍色細方格便箋上列出幾處地名。
寫下建議造訪最末一處時,她說:
「可以去看看,不過去一天就行了,或是如果你時間太多再去,別在那兒待太久。」
她講話保守,我讀看書寫字體,勉力辨認她寫得是——馬賽。
無論你能否接受,馬賽位列法國二位大城,二○一二年夏天尚未結束,城裡已三十多人遭槍殺。我們計劃去馬賽前兩週,巴黎友人刻意輕描淡寫問我,知不知道馬賽發生什麼事。
「什麼事?」我說。
「有個傢伙買完麵包出來,」他說,「當街就被——了。」
我聽完臉色一沈,他有些懊惱,後悔自己不該掃我們的興,趕緊補話。
「你們要小心。」他說。
我們即將出發至馬賽前幾天,巴黎友人又有新消息。
「你們知道我朋友,東尼,前幾天才從馬賽回來。他說,馬賽真危險,他覺得他被人盯上,還好沒發生事,他說他去搭地鐵,地鐵裡骯髒昏暗。總而言之,馬賽,危險哪,空氣中都是危險的味道——」
巴賽隆納友人關心的方式更直接了當。
「為什麼要去那?」他說,「全歐洲最好的城市就是巴賽隆納!你們幹嘛去馬賽冒險?」
這年我們在歐洲旅遊,歐盟經濟艱困,富國責怪窮國拖垮他們,窮國則抗議富國撕裂他們。
因此,彼時夏日,人云歐洲危險。我們要去西班牙,他們說,西班牙人都失業,你們會被綁架;我們打算去巴黎,他們說,巴黎是北非移民大本營,你們會被打劫;現在我們要去馬賽了,他們說,你們瘋了嗎?那兒全是幫派份子,人人帶槍。
他們都是關心你的人,你的親友,他們好意,你不能也不該埋怨他們攔阻你,為你著想,是吧?
的確,危險還是遇上了。
八月初在巴黎,我們抵達的頭幾晚,在友人家待得晚,趕最後一班地鐵回住處。我們走在暗街,我們步伐快,總感到身後有人尾隨。這時我開始想到他們說的危險。
我們來到地鐵站月台,月台上候車乘客寥寥,我一看,怎麼全像壞人。
正當我暗地祈禱列車快來,卻晃來兩阿裔法人。兩人一高一矮,平頭,高個後腦勺一塊圓禿,大概被酒瓶敲過,矮個打量我們。
我覺得全身不對勁,月台寬敞,空闊,高矮個偏選站我們身旁。
矮個開口說話了。
「喂——!」他說,「你們哪來的?中國人嗎?」
矮個躁動,眼睛一大一小,呱啦呱啦講,我什麼也不懂,汗毛直豎,手心冒汗。我們之中有位能略聽法文的朋友,他開始答起矮個的問話。
這位當晚初識的友人,我知道他也緊張,但他同時是拘謹有教養的男士,他把矮個所言如實翻譯——老天爺,我壓根不想知道矮個說什麼,只希望友人別理睬他。
矮個說,「我很喜歡中華文化,超喜歡的啦。」
我們聽完,尷尬笑笑。
矮個繼續講,邊講邊甩動身體,似乎身上爬滿蟲子叮咬他。
仍不見地鐵列車蹤影,時間每秒都難捱,我悄悄朝遠處移動。
忽地,矮個一箭步衝到我們面前——
慘了!我們全被他突如其來的舉動懾嚇,我雙腿發軟,動彈不得,心想他終於要打劫我們!
結果矮個像個糟糕的笑話般,只是在我們面前比劃,打了套稀落的拳法,大聲喊道,「中——國——功——夫——!」
接著地鐵如同安排妥當的演出特效,從他身後衝進車站,鬧劇落幕。
第一眼瞧見馬賽湛藍的海岸線時,我心碎了。多麼希望擁有完整午後的時間,整天的時間停留這片海岸,親近她,聽她。我多麼希望能待在這,看望地中海這段蔚藍海岸。如果能在馬賽短住一週,我要天天晃遊海邊,我要從住處跳進公車,彎過骯髒擁擠的市區來這。我不想去這城市任何他處。我不在乎。
然而我們在馬賽只會待上三天。
嚴格說來只有兩天,第一天下午我們抵達,第三天一早我們離開。我們取消原定一週的訂房,縮短至三天,為此付出不少違約金,因為我們的行程生變,以及許多人警告我們,馬賽很危險。
九月初巴黎已是穿起夾克的季節,馬賽仍艷陽高照。
舊港(Vieux Port)內駕乘私人快艇的叔伯們赤裸上身,頂著古銅色圓肚,熱情揮手,邀我們上船同遊。你在蒼白的巴黎看不到的南方景色,無雲藍天在世界盡頭銜起海平面。
我們沿海岸線走,海與旅社成路旁風光。旅社亮白磚牆,牆緣漆淺綠紋飾,線條彎曲婀娜。
馬賽天氣乾熱,我們於正午行走也不出汗。你走在路上,身後經常傳來理直氣壯的「Pardon——」,你讓位,專注的跑者從你身後竄出。
我們繼續走,彎進路旁小徑,小徑迴旋而下。低矮的民房沿丘坡搭建,高低起伏。我們聞香自民家廚房飄逸,居民路旁擺桌椅用餐,我們在法國老發饞,香味四處挑逗你。
走至小徑底我們來到港邊,港內停滿漁船,出海處有座羅馬古橋,橋下人們野餐。港邊房屋玲瓏可愛,至多兩層,粉色繽紛,正門低矮以盆景裝飾,大約得彎腰才能進屋。再往前走,你會瞧見開放的海水浴場,腳一踩可入水。當地居民將這處內凹的天然地形改建成淺海水池。
碼頭上,調皮的孩子們脫得赤條精光,輪流爬上礁石,縱身一躍,嘩啦濺起水花。
外海幾名泳客浮沈白浪,一女泳客上岸,以毛巾圍遮下身,袒裸胸背,褐髮濕淋淋披肩頭。另一名回岸的男子略顯疲憊,他靜坐岸邊,默默望海。我們也坐,觀海。遠方泳客於海平面忽伸忽沒的手臂有如星光閃爍,船艇駛過海平線,夕陽貼雲腳,天空的顏色分秒變化萬千。我們安坐,沈靜,沈默,眾人膜拜神聖的日落於心。有一刻,你突然聽聞馬路行人談話聲,才驚覺世界已消失,唯海潮音入耳,海潮已是你。
你不想走,但你知道你得走,眼見太陽沈沒,而晴空透亮,我們在最後的餘光中不捨起身。
那晚我們買披薩於車亭候車。
一對男女從路的盡頭走來,愉快地交談,旅伴上前向他們詢問時間,男士怔愣,解讀我們,然後他明白了。他看錶,給我們答案,然後再和女伴繼續走,風度翩翩。
我們退回公車亭,天色如未開演的戲院拉緊黑幕,可我們絲毫不怕,我們有時間,有最後一班公車,我們體驗了馬賽的骯髒,混亂,失序,卻打從心底喜愛它。
當這位男士折返回來時,我確信馬賽也喜愛我們。
他不發一語地走回來,逕自查看車亭張貼的時刻表,他的手指貼著時刻表,從頂端往底滑落,直到最末——是!他確定了,還有最後一班夜車,這下他心安了。
可他實在體貼,什麼都沒說,不過轉頭對我們燦然一笑。
「再見,」他說,「祝你們有個美好的夜晚。」
夜班公車帶我們流轉於馬賽彎曲起伏的街巷,市政廳前,豐腴的女人上車,她宛如甜蜜生活(La Dolce Vita)裡跨進羅馬噴泉的美國女演員,一襲鮮紅洋裝,搖晃搖曳,你分不清她醉了,抑或過於歡快?男人們流連在她身邊,覬覦她,又得不到,她是如此迷離。
經過我們身邊時她暫停腳步, 見我們口咬披薩, 女人微微笑,「bonappétit,」她輕聲說,然後隱沒於車底暗處,消失了。
造訪馬賽確實冒險,險於你以為你單純來遊玩,最後卻走進費里尼的電影裡。
書籍介紹
本文摘錄自《嶄新生活Une vie toute neuve》,東美出版
作者:邵慧怡
大老遠換個地方重新開始生活,
交上新朋友,有份新工作,睡在新床墊上,
不代表能換掉沉積在心底的過往。
「旅途中,我以為我走遠了,有時一個恍惚,又發現我似乎哪兒也沒去。好像是去不成的,人心裡頭背著那些印記、回憶、情感、氣味、光影的羈絆,總讓人停駐於各處各地。」
擅長以速寫勾勒旅行日常的邵慧怡,繼《遊蕩的廓線》之後,再度以獨特的輕靈文字,簡筆圖畫,記錄下那些關於旅行的,關於生活的,快樂的,以及不那麼快樂的印記與光影。
巴黎書店裡請她幫忙挑卡片的老先生,馬賽街頭熱心幫她找路的婆婆媽媽,雅典舊城謎樣的女店主,里斯本不把房客當客人的民宿媽媽……在邵慧怡清簡靈巧的文字與宛如電影鏡頭的立體裁切下,旅途中那些意料之中的麻煩與意料之外的歡樂,都成為絲絲縷縷的彩線,交織成生命中無限延伸的風景。
本書特色
- 收錄邵慧怡旅行隨筆與速寫作品,圖文輝映,風格獨特。
- 書名《嶄新生活》同名篇章曾獲選入一○九年度散文選(黃麗群主編)
- 邵慧怡的旅行紀事不談美食或觀光景點,而是關注異地的人與生活,呈現宛如電影般的鮮活影像,使作品格外動人。

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!
責任編輯:潘柏翰
核稿編輯:翁世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