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,你好:
不久前,你曾問我,為何我新寫的長篇小說,叫作《好人宋沒用》。為何主人公偏偏和你一樣,也姓宋。爸爸也拿書名逗你,喊你「宋沒用」。
你的問題,我實難回答。宋沒用的身世,完全是虛構的。這個生於 1921年的蘇北女人,在上海度過她的一生。她不是你,不是我生活中的任何一個人。倘若定要說出相似,也許有這麼一條:你們都是被嫌棄的么女。甫一出生,你的母親,我的外婆,便要將你溺死在馬桶裡。就像宋沒用的家人曾試圖把她遺棄在異鄉。
這或許是個悲傷的人生開端。你有忍辱負重的幼年,有光腳趟泥水踩冰渣的知青歲月,也有飽嘗貧窮的漫長光景。令我驚訝的是,你始終保有天真的善意。你以一種饒有興致,乃至喜氣洋洋的語氣來講述。講你如何夥著同學,滿街逮人唱語錄歌。講你上山下鄉,如何在繁重的農活中,挖掘微薄的樂趣。講你回城之後,為了安一個住處,如何與滿世界的勢利眼鬥智鬥勇。你天分極佳,講得活靈活現。模仿起別人的口音、語氣和體態,會讓我們笑到鼓掌。於是便有了錯覺。彷彿那不是你經歷的苦難,而是電視裡隨意看到的喜劇小品。
在某些時刻,我回想這樣的人生。種種情境在頭腦裡拼接,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表述。我會寫下來嗎?不會。我尊重你面對生活和苦難的態度。尊重你關於歷史和自我的解釋。我不會,也不配,把你的人生按照我的理解來重新書寫。那樣太過輕率,也太過殘酷。
或有一些無關痛癢的細節,會被我偷進文字裡。比如你曾說到,你的母親,我的外婆,愛吃桂花糕。她將糕點放在你搆不到的櫃頂,唯恐被五六歲的你分享了美食。我曾在小說裡用到這個細節,並且思想良久。你看,並非所有的母親都捨得給予。母愛跟別的愛一樣,需要學習、操練和恆久忍耐。這樣的認識,讓我更理解你,也更感激你。你的愛從來太過慷慨。若非時時自我提醒,我幾欲以為,你給予我的,都是理所當然的。
拉拉雜雜說了這些,似乎也沒什麼主題。就是拉幾句家常。在我們多年母女的歲月裡,溫柔的家常話並不多。二十年機器震天響的工作環境,迫你養成說話大聲的習慣。為要同等交流,我也不自禁大聲。遠遠聽著,像是我倆在吵架。這樣一直持續到你開始衰老,我真正長大。我想我是虧欠良多的。願這些溫柔的話,能做點微不足道的彌補。
祝母親節快樂
曉雯 2018.5.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