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謝【Medium】提供:夏目漱石《三四郎》|青春迷途又何妨

Eliot Chen

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

三四郎:致你我都曾迷途的青春|夏目漱石|東美出版

「三四郎內在的夢與愛戀,如同在無人知曉的清晨與夜晚裡發生的秘密事件。連他自己也是那個解謎的人。」

青春多麼美好,多麼拉扯,又多麼像是一朝醉生夢死之後,才追憶才追悔我們總以為遲早要實踐的腳步。青春不聲不響,自顧自搖著槳,一眨眼,它在渺渺對岸,而你擱淺在它聽不見呼喚的遙遠裡。

小說裡的年少時光始於熊本啟程的列車,卻恆久長於天空般無盡的東京迷途上。偶爾近站,卻過站不停,彷彿那些都只是漂浮在海市蜃樓裡的孤島,似幻還真。前往(往哪兒去?)的方向是不踏實的,咻咻後退的風景,模糊慘澹,被風吹得凌亂的青春也就顯得憔悴,不至於厭世,卻不免鬱鬱無光采了。

青春啊,又是那不斷消融的冰岩,被慢燉生命的紋火化著削著。我們無能為力,唯有慌惶中用盡力氣製造點風浪,試著降溫,減緩眼睜睜瓦解的速度。

小川三四郎這個年輕人拘謹有禮,對事對人有任何看法意見,礙於顏面或顧忌禮數,總在腦中小劇場搬演一輪便下臺一鞠躬,不了了之。他約莫是一款典型日本人的代表形象了。然而,內斂與悶騷,一線之隔,有時我都不太確定三四郎屬於何者?不過這大概也就是青春的本色吧。總是游移,總是彷徨,總是在所有的未知前踉踉蹌蹌。

三四郎內在的夢與愛戀,如同在無人知曉的清晨與夜晚裡發生的秘密事件。連他自己也是那個解謎的人。

他遇見、思索與學習,性靈的,哲思的,人情世故的⋯⋯當然種種困惑困擾難免,自然也不乏每每的興奮失落。成長一如亙古宇宙,是探不盡,界線之外尚有界線的謎團。成長從來不是可以告一段落的事。我們都是洋蔥,層層揭開自己,也就有一次次不同層次的體認。所以,為人不慍不火,甚至有點溫吞的三四郎,還有一顰一笑始終掩著薄霧的美禰子之間,才會有「Stray sheep,Stray sheep」那樣似慨嘆又如默契的心靈「密語」。

無論面對外面的世界或內在的谷壑,我們注定都是迷途的羔羊。青春本無邪,摸索方向原來就是本能與宿命。

尋尋覓覓,覓覓尋尋,有時危壁懸崖,有時獨木窄橋,進進退退,小心翼翼。勇敢的羊,怯懦的羊,我們在現實限制間磕絆,亦在自我懷疑裡猶豫(那迷途(惘)毋寧是心境的,才更無依憑、益發艱難)。成長是永恆的進行式。活著畢竟有惑有求,沒有真正的滿足,或者該說安於滿足。滿足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,液態的,會扭曲變化,就像我們的成長是不會停止的一點一滴的捏塑過程。

青春是無解的謎。既無解,如何完美的方程式,終究徒然。

年少不怕小小墮落,卻怕一點執迷。青春是錨定夜空裡,燃焰不熄的星。不如就認認真真迷路一場,用力徹底去經歷、感受並蒐集一切預料或不預料的(有些痛快不都是跌撞而來的麼?我們也因此認識傷害,懂得自己需要什麼樣、什麼程度的防衛機制),某天累了,抬首仰望,星火依舊,儘管歲月已老,心安理得。

我想,夏目漱石是深諳青春迷途之必然與必須的 — —

Stray sheep,Stray sheep……

三四郎:致你我都曾迷途的青春|夏目漱石

出版|東美出版 donmaybooks

譯者|林皎碧

美術設計|周晉夷 ilid chou

初版|2017.09